與大陸學生互動淺談
- 陳儒元
- 2016年4月2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我認識的大陸學生大部份是屬於九八五高校裡的學生(也就是相當於台灣的前五志願)北京市本省有保障名額比較好考一點點,如果外省的話大概就是要自己的市裡最好的高中裡的前三名可以上(如果你在山東浙江等學霸省那就更難上),每個人都是踏著省內的七八十萬考生上來的(根據我的調查,幾乎也都是從小就班上前幾名,全市前幾名,甚至班上有縣榜首)

小結論:論腦袋資質,不輸台大生(根據我的相處觀察以及看報告質量,就是不輸) ,所以下面的觀察不一定客觀,因為少了很多後段學生的樣本。 大陸學生生活讀書面分析如下:
先下結論,七成認真,三成混(台大我覺得五五),原因分析如下
1、家庭背景普遍並沒有台大學生有錢「下雨的時候,沒傘的小孩才會努力奔跑」->為了獎學金,為了農村的父母,真的會拼命(請反思台灣學生普遍父母那輩不會讓小孩餓死,當沒有生存需求時,何來自我實現) 2、市場太大,未來有夢,愛拼就會贏,大陸瀰漫創業風氣,社會風氣以金錢定義成功,只要敢拚,太多神話(還沒畢業賺幾百萬太多了,只要往上爬,衣錦還鄉不是難事,跟台灣七零八零年代是一樣的,現在大陸錢真的淹腳目),大部份學生都十一點左右睡,六七點起來念書,圖書館隨時爆滿,六點起來剛好八點你就輸了。 3、學校網路很慢,手機網路貴且無吃到飽,所以上課比較少人會玩手機(你覺得好笑嗎,我覺得這大幅降低娛樂分心時間)->這點我保留因為每所大學網速不一樣,我只是部分歸因於這點(我自己也因為網路太爛不想用手機) 4、大學對他們很多人來說就像唸高中一樣,因為太多人要考研保研才會有更好的工作,所以大學不敢太放鬆 5、娛樂的東西並沒有台灣發達(無機車,無太多24小店,公交系統普遍11點前關)->人的一天只有24小時這是萬古不變,你多一秒去玩就是少一秒學習 6、他們很多人認為中國如果要在世界上被人尊重自己必須得強起來(不然沒人鳥你),中國夢就是這個意思。

政治觀點面:
大陸的學生基本上只要牽涉到兩岸主權的問題就無法退讓,因為他們自古以來都是台灣就是中國自古不可分割一部分,所以他們很難理解為甚麼台灣很多年輕人支持非國民黨(更無法理解小英為甚麼當上總統),在他們的媒體裡,這十幾年來大陸是一直在幫助台灣的,怎麼可能台灣會討厭幫助他的人呢!這就是很大的文化差異,其他的部分就是很愛台灣人(覺得台灣人文化素質高,有熱情,活潑, 等等的),也有遇到少數支持獨立討厭大陸體制的大陸人(只有遇過兩個真的很少)
實際深度互動面:
我的室友,河北秦皇島人,大三,準備ACCA(國際會計師),以及托福,想去紐約大學念會計,他就是很典型的大陸學生,大二大三開始積極準備出國或者保國內研究所,平常興趣除了唸書以外,就是爬爬山,運運動,過著蠻單純的生活。跟他相處的過程裡,其實也可以感覺他很不喜歡念書(但是因為整個社會都是這種功利主義導向,念書賺錢最偉大的風潮),還是得要照著規距一步一步走,但他就會很好奇我為甚麼會這麼多奇怪的才藝(因為他們高中並沒有社團),總而言之,跟他們的學生相處起來自由自在(少了一點心機,可能是因為他農村長大的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