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關於在美國與美國人做朋友這件事

20歲的我在美國度過了大多數感到愉快的時光。身處異地給了我做不一樣的自己、探索不一樣的可能的機會。交朋友本來就不容易,尤其是在一個不是說母語的國家。交換生們自然而然的群聚,因為有著遠赴他鄉、身為外來者的意識,總是多了一份親切感。

即使是同個國家、同個城市、認識多年的好友都有可能有著許多個性、價值觀上的差異,遑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風俗民情的人。然而跟其他來自法國、德國、義大利的同學共患難的情感至少多了一分包容、少了一份隔閡。對我而言,最辛苦的其實是融入當地、和美國人做朋友。

下學期我修習了一門叫做International Cinema的課程,來自以色列的教授透過一部部電影訴說著中東的故事。或許是課程介紹或者課名本身,選擇這門課的同學們皆有著美國主流中會貼上的不同「標籤」。非異性戀者、非裔美國人、阿爾巴尼亞人,或者像是我作為班上為二的亞洲交換生。在這群擁有各式標籤的人之中,卡莉作為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反而成為與眾不同的一個。

卡莉很親切、長得很可愛,聲音跟我一樣比較低沉。我忘了為什麼她會坐在我的隔壁,但是我猜想應該是她先跟我搭話的吧。經過半年無法在課堂上教到任何朋友的日子,我對於結交美國朋友其實已經是半放棄的狀態了。

由於課堂的本質,我們很常提到文化的差異。據我觀察,美國人對於本國文化自滿、對於外國文化幾近一無所知。有時候他們的無知不知惱人,甚至有點傷人。卡莉同樣對於美國以外的國家不甚了解,但她很明白自己的不明白。她是第一個讓我清楚明白美國人驕傲的現象很大部分歸因於教育。美國政府技巧性的發揚了本國的好,迴避探討他國,建立起強烈的本位主義。

雖然這種本位主義讓他們對於外界所知甚少,但是高度的自信也是讓他們立於現在的高度、不斷精進的動力。台灣的教育制度總是想仿效美國或其他歐美國家,然而真正了解了多少我並不確定。我只覺得果然各國有利有弊,不是單純的複製照抄就能夠解決自己國家的問題。

能夠訴說的小故事還有很多。即使我們沒有任何合照、沒有聯絡,甚至不是臉書的好友,我依然珍惜這一段回憶。我還記得情人節那天她送給我的巧克力,還有最後一次上課後跟她道別的感傷。對於在美國遇到的人們,我都只希望他們一切都好。


 FOLLOW us
  • Facebook Social Icon
 RECENT POSTS: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