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42天
抵達紐約的第二天,和Thomas及Madeleine坐在Central Park聊天時,讓我十分震撼的是年紀比我輕的他們不但聊到許多土耳其和義大利的政治問題、當時最熱議的ISIS、也對宗教信仰做討論。發現自己很難加入話題中,因為有些專有名詞根本聽不懂,更不用提對於這些領域幾乎沒有任何了解與涉獵。或許是文化上的差異,亦或是自己沒培養出好的習慣和學習態度,不論如何,都該努力充實知識及涵養了。
對旅遊從來就不是很熱衷,總覺得勞民傷財,事前規劃又費心思。但是在某堂課中聽來自義大利的Claudio分享玩遍歐洲的心得卻突然覺得既羨慕又後悔。走過許多國家的他對世界與自己的生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言語談吐更充實有內容,當然見識閱歷也廣闊許多,但最難忘的是他聊起旅遊經驗時的興奮神情。想到自己難道要一輩子只待在台灣嗎?世界上眾多其他國家和美景都絕對值得探訪,不把握機會多體驗實在可惜。現在或許無法但是期許自己未來一定要有能力有意願付諸行動四處旅行。
在紐約的最後一個禮拜五領到了畢業證書,也代表六週的EC生活正式結束了。已經忘了多久沒有讓外國老師教過英文,也不知道有多久不是為了考試或成績學英文。這一趟寶貴的紐約行讓我對於學英文有了新的了解:回歸本質,學英文為的就是溝通。第一天的震撼記憶猶新,在台灣通過了一些英文檢定卻再開口前反覆思考正確的文法而不能順暢的表達意見,而其他歐洲人早已用「可理解」的話語在進行對話,文法雖然不完全正確,但自信與溝通流暢程度卻讓人佩服。在未來的生活中,英文是基本的溝通橋樑,不是評分標準,是時候修正對於英文的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