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位卡達好友
記得是第一年到英國唸書的時候認識了這個卡達人,滿臉的鬍子感覺很成熟,但一看他眼神就知道不是跟我同年,家境或許不錯,Bally的包包跟Tods 的經典豆豆鞋,就像印象中的中東人一樣。我心裡就想,或許只是另一個中東來的暴發戶公子哥吧。第一堂課自我介紹時這位「卡達的公子」就坐在邊,傻乎乎的喝著商店裡一瓶賣台幣八、九十元的礦泉水,吃著超市買的營養口糧,或許是第一天上課,看得出來大家的緊張,我也不例外,為了不要讓自己尷尬,每個人都在滑手機,當時我還沒換智慧型手機,沒辦法加入其他都市病同學們的行列,只能和這位來自卡達的外國人大眼瞪小眼。我先禮貌性的對他點個頭,他愣了一下也點了回來,原本以為客套到這邊就可以了,想不到這傢伙越看我越有趣,他越看我就越緊張,屁股也夾得越緊。幸好很快的老師就來了帶著大家做自我介紹,算是稍微緩和了剛才尷尬的氣氛,今天這個班沒有太多人,大概十個而已,所以很快就輪到我了,當時我不疾不徐,氣場十足地做了一個簡單大方又帥氣的自我介紹,而輪到這他的時候,他非常興奮,他一雙大得要死的眼睛直盯著我看,然後說他也喜歡看漫畫跟玩電動,雖然有點錯愕,但能在國外找到跟自己一樣興趣的同儕真的滿開心的,而且竟然還來自一個我只有在地理課本上瞥見過的國家,於是我們的緣分就這樣開始了。
跟他相處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我們可以聊政治,國際關係還有宗教,加上我們選的課都一樣,所以很快就變成朋友。他叫做Mohamed Bin Hamad J Al-Thani,因為是我是台灣人,他是卡達人,所以我們討論的範圍大概都在台灣跟中國的關係,中東石油,人權,兩性平等,恐怖主義還有伊斯蘭教跟基督教的衝突,立場不一樣的時候難免會爭吵,然而我們兩個都秉信言論自由,也相當尊重對方的想法以及文化背景,所以並不會因此而翻臉,這點倒是挺難能可貴的。其實一開始我對伊斯蘭教其實並沒有很暸解,但我抱持著先瞭解再下評論的態度參加了幾次他們的禮拜跟佈道大會,發現除了教義跟形式不同外,佈道的模式倒是跟基督教挺像的;剛好那陣子有伊斯蘭恐怖攻擊事件,我在那幾天跟著Muhamed參加了一場佈道大會,主持人其中一句話讓我印象相當深刻:「伊斯蘭教並沒有敵人,我們不該仇視任何一個族群或國家,伊斯蘭教徒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我十分贊同,也因為認識Muhamed的關係,我在那之後也認識了不少伊斯蘭教的朋友,他們每個都很善良很豪爽,雖然偶爾被同學誤會,但他們也都不會氣餒,反而耐心的解釋,不像我,只要被中國人或是其他國家的人誤會我是來自China我就會很酸的回說中國是台灣最大的離島,比起來我的情緒智商太差了。
畢竟是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異肯定很多,跟台灣比起來,卡達的女性權益相對低很多,其實不只女性權益,卡達在我們兩個剛認識那時候甚至還有奴隸的存在(相關新聞可以上網搜尋關鍵字「卡達 世界盃 奴隸」)。
記得有一次政治課,他和一位印度的女生辯論有關伊斯蘭教女性權益的議題,他知道自己理虧,但超級不認輸,最後竟然放大絕,嗆了一句“Go back to your kitchen!“,當下雖然知道他是開玩笑,並沒有惡意,但一葉知秋,中東對於女性權益雖然日漸改善,但明顯仍有進步的空間。但我也從他們文化上的優點學習到不少,尤其是樂觀豪爽的個性;他們相信真主會保佑他們,只要盡了人事,其他的就聽天命,阿拉會關照的,就算不是好結果,也肯定有他的意義。
還有一次我們兩個一起準備商管作業的報告,我很努力的做,但還是很怕會沒過,相反的,他一派輕鬆,他說道:「我每天都對著聖城的方向膜拜五次,課也都有專心上,沒翹過,老師說的也都有記下來只要有努力,阿拉不會虧待我的。」真是偉大的宗教信仰啊,也因為他這番話的關係,日後我也很少再窮緊張了。